李松,中共党员,讲师,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。目前科学研究方向为:燃烧过程光学诊断、低碳/零碳燃料及其应用、碳烟生成机理。先后主持了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、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等,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。发表SCI论文11篇、EI论文10篇,其中中科院1区SCI论文4篇,2区论文3篇。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。先后获得安阳工学院新进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、安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、中国内燃机学会优秀学位论文奖、安阳工学院“优秀共产党员”和“优秀教师”称号。实验室与武汉理工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,目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,本科生2人。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一项,获得安阳工学院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一项,发表了中科院1区SCI论文1篇(影响因子6.609)、EI论文1篇。
图示为层流扩散火焰燃烧器试验装置介绍
图示为光学可视化发动机试验装置介绍
学生访谈
黄琛:“为师之道,端品为先,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。短短十六字却道尽了师者的真谛!来到安阳工学院半年的时间,李松老师以科研、严谨的治学与人生态度,为我点亮了漫漫学业和人生的指明灯。当初刚来安阳工学院时,我对目前的专业方向一窍不通,看论文总会遇到各种问题,是李老师细心教导,为我指点迷津。在实验室做试验时,也是李老师言传身教,让我操作试验机器慢慢熟练起来。试验完成后,在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论文的撰写过程中,也是李老师不厌其烦地为我解释现象出现的原因,为我指出逻辑上的错误。使我的逻辑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,目前我已投稿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(1篇SCI论文,1篇EI论文)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。在生活方面,李老师对我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。去年河南暴雨时期,李老师叮嘱我们不要外出,并送来一些食品,让我感受到老师的关爱。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,我会尽力提示自己,超越自己,不辜负老师的栽培与期望!
高骥: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,转眼间在安工学习已经快一年了,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李松老师。当我遇到挫折时,是您耐心的帮我开导。当我碰到疑难时,是李老师在我身后给我不厌其烦地解答。如果说我是度过严冬的小草,那么李老师便是那温暖的春风,提醒我在春日里苏醒;如果说我是奔腾的河流,那么李老师便是坚固的堤坝,教我要有张有弛;如果说我是那将要冲出地平线的朝阳,那么李老师就是一双磅礴的手,托起我徐徐上升。在这一年的时间里,在学术上我们积极的交流讨论,在生活上李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。闲暇时刻李老师也与我们一起在球场上挥洒汗水,我们亦师亦友。在李老师的帮助之下,我的学业任务进展的比较顺利,一篇SCI论文已经投稿,申请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,硕士期间需要进行的实验也基本完成。疫情期间,李老师对我们要求也非常严格,时刻要求我们注意防疫,保护自身安全。能够得到李松老师的教导,我感到十分幸运,在此向李松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。
周人杰:光阴荏苒,日月如梭。不知不觉我来安工作为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已有半年之久。毫无疑问,在安工学习生活的半年时光里,我在学业和学识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。而这一切的功劳都离不开李松老师的教诲。在学习上,李松老师博学的专业知识,严谨的治学态度,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我。在实验方案的敲定阶段,李松老师和我查阅了大量资料,在追求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,一共确定了2套实验方案,10组不同的实验环境。在具体实验操作时,李松老师亲力亲为地为我展示了实验台架的使用方法,并逐步讲解其中的知识点和所要注意的细节。由于前期扎实的理论知识加上实验操作步骤得当,实验一次完成并取得有规律的数据结果。在最后论文的撰写阶段,李松老师逐字逐句地修改,从标点符号的用法到论文语句的逻辑,从初稿到终稿,一共花费两个多月时间。最后这篇论文也成功被EI期刊收录。在生活中,李松老师平易近人,并且十分注重身体锻炼,会不定期地组织实验室的篮球活动。在李松老师的带领下,实验室的师兄弟关系都十分融洽。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也让我在学习时保持高效率。借此机会,我想向李松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。